足球场上的火药味信弘优配,这次蔓延到了会议桌前。
作为欧足联内部第一个公开要求禁赛以色列的足协主席,土耳其足协主席易卜拉欣的表态,让整个欧洲足坛神经紧绷。而更引人关注的是,欧足联执行委员会中大多数成员已倾向支持这一禁赛提议,一场搅动足球和政治的风暴正在逼近。
事实上,从9月中旬起,围绕以色列足球的争议就不断升级。卡塔尔方面一直在积极游说,希望在欧足联执行委员会的会议上推动表决。这已不仅仅是体育范畴的问题,背后夹杂了复杂的政治与人权议题。
9月23日,联合国多名人权专家率先发声,呼吁国际足联和欧足联暂停以色列的参赛资格。他们援引联合国调查委员会的结论,指控以色列在加沙对巴勒斯坦人犯下“种族灭绝罪”。这一表态让问题直接上升到了人权层面,专家们强调,体育机构不能对严重侵犯人权的行为保持沉默。
展开剩余73%在此之前,9月19日,西班牙工人社会党发言人洛佩斯就曾放出重话,称若以色列获准参加2026年世界杯,西班牙可能会考虑退出。要知道,西班牙刚刚登顶世界排名第一,是当下夺冠热门之一。这种威胁可不是空话信弘优配,而是对国际足联和欧足联的直接施压。
欧足联内部态度的变化也和俄罗斯的先例密切相关。自2022年俄乌冲突后,俄罗斯被禁止参加欧洲赛事,如今人们质疑:既然俄罗斯能被禁赛,为何以色列却能继续参赛?这种双重标准的声音越来越响亮。不过,技术性问题也横亘在前。欧足联缺乏明确的法律条款来禁止以色列,纵然投票通过,执行起来依旧面临困难。更何况世界杯预选赛归国际足联管辖,欧足联的决定并不能“一锤定音”。
说到国际足联,就不得不提主席因凡蒂诺。他与美国关系密切,而美国立场非常明确——坚决反对禁赛以色列。考虑到2026年世界杯将在美加墨三国举行,美国的影响力不容忽视,这也让局势更加复杂。
以色列的足球之路本就曲折。1994年才正式加入欧足联,此前因阿拉伯国家抵制被亚足联驱逐。历史上他们只在1970年进入过一次世界杯,成绩并不突出。如今他们正在为2026年世界杯积极备战,下月还要对阵挪威和意大利,如果此时遭遇禁赛,无疑会让几十年的努力化为泡影。
与此同时,社会舆论也在施压。一个名为“运动员争取和平”的组织,联合48名职业运动员签署声明,要求欧足联立即采取行动,禁止以色列参赛。虽然完整签名名单尚未公开,但其中包括法国球星博格巴和英国板球选手莫因·阿里。他们强调,体育必须坚守正义与人道的原则。
土耳其足协主席的公开信则直指要害。他批评体育界在面对加沙问题时沉默过久,信中多次使用“非法”“不人道”“不可接受”等强硬措辞,要求国际足联和欧足联正视以色列的行为。
整个事件的节奏极快:西班牙发声、联合国介入、土耳其表态……多方压力不断叠加。欧足联预计将在9月底到10月初召开紧急会议投票,20名执委会成员需多数支持才能通过禁赛提案。但即使表决通过,最终效果也难以预料,因为国际足联的态度将决定大方向。
这场争议早已超越了体育本身。俄罗斯禁赛提供了先例,但以色列问题涉及的是长期地区冲突与人权议题,更加复杂。支持方强调不能无视人权,反对方则认为体育应避免政治化。两种观点都能自圆其说,矛盾点就在这里。
此刻,以色列足球的命运悬而未决。欧足联的投票结果仍未可知,但可以肯定的是,这场风波无论结局如何,都会在国际足坛留下深刻烙印。体育与政治的界限在哪里信弘优配,这个老问题,再次被推到台前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瑞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